日前,在广州首次进行的“与中学生家长商榷孩子的性、恋、生活观”的专题讲座中,广州市人口计生局副巡视员段建华建议,家长家长什么时候能亲自将安全套放进孩子(12~15岁)的书包里,就算进入了性文明时代。(11月9日《新京报》)
家长将安全套放进孩子书包,就算进入了性文明时代?笔者不敢苟同,众家长也许会持反对意见。
对于12—15岁的孩子而言,正处在青春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性生理发育提早而性心理相对滞后的现象。此时,孩子需要的是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的科学解读,需要家长和老师帮助孩子解开心中的迷茫和困惑。把安全套放进孩子的书包,势必对孩子产生一种错觉或不良的心理暗示,孩子会认为家长默许他们的性行为。一些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会进行尝试,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偷吃禁果,家长岂不纵容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进行异性交往,建立纯洁的同学友谊,懂得自尊自爱,要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孩子的书包应该是一个相对净化的学习环境,而不应放安全套之类的东西来刺激孩子,甚至误导孩子。
往孩子书包放安全套,未必就是性文明的标志。在日本和一些西方国家,确有家长往孩子书包放安全套的说法,但是,近些来却引发出一系列性泛滥、性暴力、同性恋等不文明的社会现象,而且青少年性犯罪率也在逐年递增。可见,性教育问题不是仅仅往孩子书包放安全套那么简单。
据《新闻晚报》报道,上海一所中学的调查显示,43%的女生和25%的男生,对性知识一无所知。其中,大多数人表示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过相关信息。还有家长甚至将几盘黄色碟片故意放在家中显眼的地方,让孩子自学。多么可笑的做法!用几盘黄色碟片来替代性教育,现在又要往孩子书包放安全套来替代性教育,可见,我们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是多么的薄弱、焦虑与饥渴。
或许,从计生专业的角度来讲,对于情犊初开偷吃禁果的少男少女,使用安全套无疑是安全避孕的有效方式。但是,对于孩子的性教育,绝不是简单的性安全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性健康、性道德、性文明等诸多方面的教育。笔者以为,在上述教育普遍缺失的情形下,应慎言将安全套放进孩子的书包。
(责任编辑:阿珞)